近日,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22年度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名单正式下达。杏花直播最新版获批多项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

《大运河文化带视野下的运河民歌价值挖掘与传承路径研究》(项目负责人:李琳)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中国传统作曲技法的当代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负责人:冶鸿德)获批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0世纪中国琵琶演奏艺术发展路径研究》(项目负责人:陈岸汀)获批北京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由教育部社科司负责进行管理并面向全国高校招标,属于省部级重要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项目学科设置全面,竞争院校多,立项难度较大。

《大运河文化带视野下的运河民歌价值挖掘与传承路径研究》(项目负责人:李琳  声乐歌剧系)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大运河流域的运河民歌进行系统整理,考察其生成发展、流布嬗变、地域分布等基本规律,分析其音乐形态、语言唱词、表演形式的艺术特征,阐释其在音乐传播、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内涵,探索新时代大运河民歌的传承发展路径。项目将大运河民歌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发挥其在音乐文化事业方面的学术价值、教育价值及传唱价值,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出贡献。

北京社科基金

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属于省部级重要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其围绕哲学和社会科学学科设置,主要面向哲学和社会科学重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设立,重点资助北京市城市发展研究、学术前沿研究和特色研究等,是首都哲学社科研究最为重要的科研项目之一。本次重点立项是我校连续第二年获批重点项目,此次全市音乐类项目共获批5项。

36d60b2a19364f759646ecd22151bea9.jpeg

重点项目《中国传统作曲技法的当代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负责人:冶鸿德  作曲系)以中国传统音乐中特征鲜明、体系独特、内容丰富的音乐组织逻辑与创作方法为基础,分析、梳理、总结其中最具活性、最有生命力的创作技术,并以具体作品的分析为着力点,研究其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融合与创新运用,进而在历时演变的视野中研究中国音乐创作逻辑的内在规律与思维特征。本课题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创作在技术、理念、审美等方面的底层连贯性,对当前的音乐创作和音乐研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青年项目《20世纪中国琵琶演奏艺术发展路径研究》(项目负责人:陈岸汀  音乐学系)是中国琵琶专史中对现代琵琶音乐史的阶段性研究。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涉及音乐史学与音乐表演理论两个领域。选题具有中国音乐史专题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也具有为音乐表演学科提供史论支持的学术价值。项目预期以多篇论文形式,结合宏观与微观,关注现代中国音乐双文化现象对琵琶演奏艺术的影响,关注当代舞台琵琶演奏实践对历史琵琶音乐、传统琵琶音乐、民间琵琶音乐的嫁接与转化,关注几辈琵琶演奏家通达技-艺-美的实践、手段与理念,提炼总结现代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路径、音乐风貌与艺术精神。

多项省部级项目获批,反映了学校长期培育、孵化、辅导等有组织科研工作机制取得的重要成效。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基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鼓励青年教师发挥学科优势,扩展学术思维,积极构建以“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办学理念为指导,以“中国乐派”音乐理论研究为引领的研究模式,推出更多原创性研究成果,服务于我校“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

其他新闻